基于二维条码的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用试点推广开来,那么,二维条码应用的市场空间将是不可限量的 自1998年以来,我国二维条码识读设备销量呈成倍增长趋势,设备供给量略大于需求量,供需基本平衡,发展势头令人满意。而二维条码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自动化管理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全球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发展的方向。作为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二维条码,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人们对其认识的提高、理解的加深以及人们对产品和各种证件防伪要求的增加,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 我国对二维条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条码PDF417,QR 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条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要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条码的国家标准:GB/T 17172-1997《417码》,GB/T 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为使二维条码技术能够在我国的证照管理领域得到应用,在国外应用软件平台的基础上,中心开发了人像照片和指纹数据压缩软件。二维条码技术已在我国的汽车行业自动化生产线、医疗急救服务卡、涉外专利案件收费、珠宝玉石饰品管理及银行汇票上得到了应用;1999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大第九届三次全体会议和全国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期间,在随行人员证件、记者证、旁听证上成功地应用了二维条码技术,引起了与会代表和新闻界的极大关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已将二维条码应用在特别行政区的护照上。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