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业务:一个让RFID技术大显身手的空间
| 的数据保存。这些经过特别处理的标签使用pH值中性胶粘剂,粘在历史文献上以及馆内经常翻阅的期刊和书籍上,其中设计的胶粘剂不会降解任何标签粘贴的资料。Amedick称,新的耐久性标签对马克斯·普朗克馆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馆内的众多文献每隔4至5年就会更新一次。条形码标签在馆内已是多年使用的标准技术但已经不再适合目前的需求,因为这些条码标签可能经过许多年后就会从书籍上脱落下来。另外如果使用条码标签的话,该馆还得在书籍上另贴上电子监管(EAS)标签,以便在资产未经授权就被拿走的情况下发出警报。而此次使用的RFID标签本身就能提供EAS功能,所以可以将以前必须粘贴的标签数量减少一半。该标签的内存为2048字节。据称,应用RFID标签系统之后,该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加速了25%至50%。 在我国,应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也不在少数。像深圳市图书馆是一个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有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其藏书数量达到400万册。深圳图书馆创造了很多第一,它是第一个全国首家全部免费的公共图书馆;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办借书证,不限是本地居民;它也是深圳第一家采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目前,深圳市图书馆年接待读者达到300万人次,而RFID技术帮他们轻松应对近万的读者。 上海长宁区图书馆是华东区首个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图书馆。该图书馆的RFID系统由上海阿法迪公司提供。阿法迪图书馆RFID智能馆藏系统包括:自助借阅、馆员工作站、标签转换、查询、顺架及盘点系统、24小时自助还书、智能检测等设备。RFID系统层次包括RFID设备层、控制器层、中间件层和管理应用层。已经4个月度运行的上海长宁区图书馆RFID系统拥有技术与架构上的先进性及功能扩充性,实现了Horizon和ILAS两个管理平台的无缝链接,同时支持上海中心图书馆IC卡和长宁区图书馆RFID读者证,并继续参与上海中心图书馆的大流通。据悉,上海阿法迪公司的图书馆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采用的是上海贝岭RFID芯片BL75R04 2Kbit,该款符合ISO/IEC15693无线接口标准的2Kbit 电子标签芯片,可制作成电子标签或非接触卡,读写距离可达60cm,26.5Kbit/s数据传输速率使识别率达50张卡每秒。片内2K位E2PROM,分成64block,数据保持时间10年以上,读写次数可达10万次之多。另据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纪华介绍,目前该公司为杭州市图书馆系统提供的RFID解决方案也在实施中。 在 |
查看所有评论